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北京下雨了,雨幕遮住了远山,看不到当空的烈日,像极了八月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让人惆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被乐观的投资者比喻为一缕穿透阴云的阳光,黄金、美股与美债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积极的呼应。从去年10月开始,投资者一直围绕着降息预期进行交易,主席先生的每次表态都会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节奏带来冲击。这一年来,前进的方向一直是明确的, 投资者早就认为是政策调整的时候了,但变化无常的经济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的不平衡影响着这一趋势。
降不降息,何时降息,对九月的全球市场已经不很重要,海外市场至少完成了降息25个BP的交易。投资者需要思考的是降息闸门一旦开启后的应对之策。
战略性配置需要关注:1)多长时间完成降息;2)降息的幅度,最终降到2%还是1%;3)降息背后是否是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战术性配置关心的是降息的节奏会不会因为公开数据的不确定而变得无法捉摸,甚至出现降而复加的荒腔走板的局面。这些都是乐观者的预测。
如果再加入全球政治、经济、金融博弈的思考,悲观的投资者甚至会认为鲍威尔未必会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做,因为他也没有承诺必须降息。秉承这一逻辑的依据包括:
1)中美金融谈判顺畅,但并没有公开取得的积极成果。
2)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从特朗普交易与哈里斯交易,美联储虽然号称独立,但不可能不考虑政治的影响。
3)垄断资本的逐利性。这一轮加息引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国资产估值几近峰值后,资本必然离开美国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目前没有看到大型经济体资产泡沫崩盘,因此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洼地可供抄底。这与历史上美元降息与加息的轮回效应是不一致的,习惯于惯性思维的投资者据此会认为美联储降息的时机未到,或者认为即使九月降息,幅度也是小的,试探性的信号价值大于实质性的作用。
如上判断,即使美联储真的降息了,中国央行也不会大幅降息。一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独立的,二是央行行长前几天已经表明了中国的态度。我们相信,这些公开的话语是将美国短期降息考虑在内的。当中国将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以及经济安全这几个长短目标融为一体的时候,单一的政策都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只有大幅度的改革才能固本清源,给经济增长以新的动力。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已经明确,投资者的期待也非常强烈,市场需要的无非是将知变为行的速度和力度罢了。
但无论如何,美联储主席的这一讲话,无疑是松绑了外部冲击对国内风险资产的约束。低位徘徊的市场在初步出清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为接纳未来几年从美国流出的破天富贵做着积极的准备。近期新股表现良好,有点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味道了。这些不带有旧时代痼疾的新质生产力开始受到耐心资本的青睐,监管部门对机构投资者的殷殷期待为其增加了加持的砝码。
同时,我们也看到对西部大开发的重新定义带来了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这些机会在新疆区域体现得特别明显。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在国际政治即将新变局的当口,作为亚欧黄金通道的新疆具有特别的价值。这些投资机会背后是政府全力保增长的有力抓手,这些抓手很熟悉,空间很大,效果有望较为明显,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布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