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海底捞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中期业绩,交出翻台率超过4次/天、收入和核心经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核心经营利润达27.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受净汇兑损益变动和中国大陆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取消的影响,海底捞净利润20.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此次财报发布中补充披露了“核心经营利润”这一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数据。该数据去除了利息及投资收益、税项加计扣除、汇兑损益等非主营业务相关及不可持续项目的影响,以表示核心运营项目的业绩表现。
翻台率超4次/天
营收与核心经营利润双增之外,海底捞翻台率也取得新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海底捞在大中华区共经营1343家餐厅,其中132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3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大中华区上半年所有餐厅接待顾客总数超过2亿人次,翻台率达4.2次/天,接近2019年的4.8次/天,而彼时海底捞全球门店数量为768家。
从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上半年新开11家餐厅,同时关停了一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另有部分餐厅因物业调整等其他商业原因停止营业。
海底捞表示:“为确保整体海底捞餐厅经营效果良好,我们维持谨慎扩张的原则。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店方式。随着经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拓店数量较上半年预计有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员工成本为71.56亿元,同比增加24%,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上半年的30.5%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33.3%。海底捞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提高了员工综合薪资福利水平并补充部分岗位人员,以更好地激励员工和提升顾客体验。
多元化布局
在餐饮服务创新方面,公告显示,海底捞围绕火锅店核心场景拓展消费形态。从去年开始,海底捞在全国各地开设多家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
在外卖方面,一人食业务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长23.3%,主要由于2023年下半年起公司提供一人食精品快餐,对收入增长有较大贡献。
“红石榴计划”也是上半年海底捞经营的亮点之一。海底捞表示,“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海底捞上半年在营创业项目共5个,如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类型包括烤肉、火锅、中式快餐等,覆盖了更多的价格区间和消费者群体。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红石榴计划”也是海底捞应对餐饮行业“洗牌”的一步棋。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4年餐饮市场整体处于“洗牌”过程,具体表现为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加速创新升级迭代。2024年餐饮行业呈现出“两头尖中间空”的发展格局,未来最受欢迎的或将是质价比与性价比两者兼而有之的品牌。
“运营五虎将”
事实上,海底捞的多元化信号早已发出。
今年6月,海底捞迎来新任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彼时公告显示,在苟轶群的领导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其中,创业创新委员会旨在开发新型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引领海底捞未来朝多层级及多品类方向发展,为多元化业务模式奠定基础,推动集团各层面的创新工作。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借助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为多管店及双管店管理制度等运营模式提供支持。
在“红石榴计划”正式发布之际,海底捞也逐步完善其高管团队以及管理制度,为“红石榴计划”提供支持。海底捞在公告中称,公司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创新创业委员会将在集团层面整合资源,领导和推动新品牌及新业务的孵化与发展。据了解,苟轶群曾负责投资业务,并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
海底捞副总经理邵志东,副总经理、产品委员会主任宋青,海底捞创业委员会主教练、焰请烤肉铺子品牌创始人杨华,轮值COO苗喜庆,营销部长兼大区经理张关平五位高管,被业内称为海底捞“运营五虎将”,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营销支持五大领域,聚焦创新创业项目和公司整体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从工作年限上,上述五位高管都算是海底捞的“老人”,均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宋青、杨华工作年限甚至超过20年。
在今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中,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曾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做了很多新业态和新品牌尝试,创新的热情高涨。“我们坚持一个原则,愿意付出成本鼓励创新。”
海底捞在半年报中称,未来将持续精细化管理海底捞餐厅,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策略。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